我很喜歡Nirvana 的主音 Kurt Cobain (點撃看Nirvana 和Kurt Cobain 的介紹)。Kurt Cobain 在1994 年自殺身亡,終年27 歲。他的女兒Frances 和太太Courtney Love 在多年後找導演Brett Morgen,說想製作一支關於Kurt 的紀錄片。在2015 年,Cobain: Montage of Heck 便誕生了。
這紀錄片有在2015 年柏林電影節上映,我知道的時候超——級想飛去看 (但沒可能啦…)。可恨呀可恨呀為甚麼香港電影節沒上,而且香港的戲院也沒有上。我到倫敦的時候,這電影還未落畫。本來打算去看,但見票價相等於HKD120,心想這價錢跟買DVD 差不多,還是回香港再買DVD。以為要多等幾個月才有,怎料已上架了,立刻抱一隻回家。
電影順時序從Kurt 的出生講到他的離世。電影中有很多之前未公開過的家庭錄影片和照片,呈現出Kurt 不同年紀時的模樣。此外,導演着意表現出Kurt 的思緒。他使用了大量動畫和短片,希望能帶觀眾進入Kurt 的內心世界。導演的揣繹與Kurt 真正的內心世界有多契合這點無從稽考,但帶來的視覺和聽覺體驗是不錯的。有些動畫按照Kurt 的錄音內容製作,這些短片與錄音也配合得宜。這電影講私人生活的Kurt 多於Nirvana 的Kurt,所以這電影也呈現其出為人不知的事多一點。但亦可能因此,內容上有點頭重腳輕。Kurt 成長的部份講得比較多,有關Nirvana 的講得比較少,而他最後幾個月講得比較急,然後突然畫面一黑就是一行字寫他從羅馬回美國一個月後便自殺身亡。始終電影只有132 分鐘,篇幅有限,而且電影中心為呈現他的內心世界,所以內容不足也是沒有辦法。因此,這紀錄片也出版了一本書Kurt Cobain: Montage of Heck。
我是先看書才看電影的。當時在Waterstones 見到才知道原來有出書,某個晚上便去打書釘把整本書看完。書的好處是篇幅的限制沒有電影多,所以可以講多很多東西。這電影製作時搜集了大量Kurt 的家庭影片和原手資料,也對他最親的人作了訪問。從這些訪問,可以得知這些人眼中的Kurt,也可以知道一點Kurt 在原生家庭、自己的家庭和音樂路上的他。他的父母在訪問中有談到孩提時代的Kurt 和他們的婚姻對Kurt 的成長的影響。Kurt 的繼母也有談Kurt 搬去跟他們住時,雖然Kurt 會欺負她的孩子,但她不敢教訓他,這令她越來越受不了。但她也說,Kurt 好愛他同父異母的弟弟。Kurt 的妹妹Kim 也有接受訪問。Kurt 很疼Kim,而且會保護她。Kurt 的前度女友道出他們同居的那段日子。她很欣賞他的才華,所以負責2 個人的生活費,讓Kurt 可以好好創作。但後來因為二人的爭執越來越多,慢慢地這段感情便結束了。Nirvana 的低音結他手Krist 道出他們的相識和Nirvana (遺憾書和電影沒有Dave 的訪問)。Courtney Love 也是其中一位受訪者。她說,他們是知己,話未出口對方便已把你想說的都說出來。Kurt 很早就對她說,我的樂隊會很受歡迎,然後我會在27 歲的時候殺了我自己。到他27 歲的時候,他有次問Courtney 他幾歲,她答,「27」,隨即叫他住口。Kurt 很想建立完好的家庭,也很愛Frances。但是他逃不過自己的思緒,也逃不過毒品。他認為他這樣的爸爸會令Frances 感到羞恥而難以面對其他人,所以他覺得自己消失了會更好。
最後他在27 歲時殺了自己。
他的心理狀況、他的經歷都是一個悲劇。然而,也就是這些成就出他的音樂和畫。
就如在電影中,他說,他有嚴重的胃痛,他願意放棄一切來換取健康,但他怕沒了胃痛他就寫不出歌。
很多藝術家能創作出過人的作品,除了他的努力和天賦,也因為他自身的經歷。而很多時候,他們是有悲痛的經歷才創作得出那麼好的作品。我認為好的作品其中一個條件是要打動到人,寫創作出打動到人的作品要麼你就曾有這些經歷這些感受,要麼你就是有即使沒有經歷過但也能體會到箇中感受的能力。無病呻吟,是很難作出好看的作品。創作可能提供到一個出口也可能不,多少藝術家遺下絕好的作品離去了。
歡迎加我的facebook:單人跨國漫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