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6420.JPG  

很多人跟我說:「我也想去XX,不過我不會他們的語言,沒辦法去。」

我不喜歡這個說法。如果因為不會當地的語言就不能去那個地方旅行,那不就很多地方也不能去,不就會錯過很多很棒的風景和事物嗎?

我未試過去一些連半個字也溝通不了的地方,但也去過一些非以我會說的語言為主流的地方。我認為人和人之跟能否溝通最重要的不是那個語言說得流不流利,而是雙方有沒有想要溝通的心。假如一方不願意說,一方不願意聽,即使大家也說著同一種語言,不是也沒法好好溝通嗎?

以下是我的一些和其他語言使用者溝通的心得:

1. 說得不準確也沒關係,試試說對方的語言

去旅行少不免要問路之類,試試用當地的語言作為詢問的開頭。其實很多地方的人也不太喜歡別人先假設他們會說某些語言,所以我認為去一個地方前先學一兩句當地的語言,用當地的語言打招呼、道謝等是一種尊重的表現。此外,去旅行時也有機會和其他地方來的人聊天。如果你會一兩句對方的母語,不妨說說看,通常對方都會很高興。例如,我去巴黎時就猛的說Bonjour(你好)、Merci(謝謝)、Merci Beaucoup(非常感謝)和excuse moi(對不起/打擾一下)(我只會這幾個字),再加上指手劃腳,他們都很主動跟我說英語,而且全都很親切。有時我說我是從香港來,別人便會「ni hao」、「xie xie」的說他會說的中文。雖然我的母語是廣東話,但聽到其他語言使用者說中文還是會高興,心裡給他加分。

2. 有時候別說太好太流利

當你要問路之類或和跟其他語言使用者聊天,你們找到有共同的語言可以用,不一定那個語言說得越好就越能溝通,要看看彼此的能力再作調整。不然你嘩啦嘩啦的說,但原來對方跟不上,那對方不就難以聽懂你在說什麼嗎?比方說有晚我和三位韓國女生聊天,她們會英語但不是說得很好,所以我就說慢一點、也邊說邊比劃,大家也就明白對方說甚麼,也聊得很愉快。

3. 運用身體語言和工具

身體語言能補足語言能力上的不足,可以多加利用。我常常到處亂鑽,到想知道自己走到哪的時候攤開地圖一看,還是不知道自己走到哪。因為懶,我通常直接問路。在布拉格和巴黎,也試過問一些完全不懂英語的路人。雖然彼此語言不通,但大家指手劃腳,卻又明白對方說甚麼,而且我完全明白對方教我怎樣去目的地。此外我常備紙筆在身,必要時就筆談,無論是問路、點餐還是聊天也很有用。

4. 放膽一點

大膽點去開口說話吧。一開始可能有點怯怯的,但一兩次之後習慣了就無論到哪個地方都能問路自如,也能放膽和其他地方來的人交談。

 

歡迎Like我的facebook專頁人跨國漫遊,一起聊旅行的事﹗

 

arrow
arrow

    rain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